2020年7月26日 点击人次: 2507
2019年12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榜上有名。消息一出,怀化学院师生兴奋不已,欢欣鼓舞。
“这是怀化学院办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一件大事、喜事,它坚定了我校阔步改革,大力实施‘开放发展、快速跨越’战略的信心和决心!”怀化学院党委书记刘望说道。
大山飞出“金凤凰”。一所地处湖南西部的二本院校,办出了一个面向IT行业的一流专业。春末夏初时节,我们走进怀化学院,寻求其发展的奥秘。
坚守初心
“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彭小宁教授,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院长。这个专业,他已呵护了20年。
彭小宁说:“专业能有今天的成绩,关键在于全面落实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方向,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办学62年,怀化学院凝练形成了“怀仁化物,立地仰天”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怀化学院校长宋克慧介绍:“‘区域性’即立足怀化,面向湖南及武陵山片区;‘高水平’即人才培养质量高,科技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专业学科要有特色、有影响力;‘应用型’即建应用型学科、办应用型专业、做应用性研究、育应用型人才、建应用型大学。”
彭小宁介绍,从1996年开办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始,到2019年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年一路走来,筚路蓝缕,点滴成就,凝聚着无数教师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和敬业付出。在欠发达地区办学,教师们始终恪守着一份初心和梦想——“虽然学校地处湘西山区,但我们照样能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强、应用技能突出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对接市场
“我们的一流在于应用”
IT行业瞬息万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原书记蒋启明教授感慨,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老师和学生普遍感觉压力很大。“面对技术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两种答案,要么‘会’,要么‘不会’,要么打‘100分’,要么就是‘0分’。”蒋启明教授说,计算机类专业办学必须与时俱进,跟进新技术的发展步伐,在制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坚持寻求与市场间的无缝对接,明确面向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从顶层设计出发,积极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一个坚持、两个突出、三个强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即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突出需求导向,突出校企合作;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强化教学质量体系保障,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为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应用型人才。
“我们的方案没有照搬其他高校,一字一句都源自多年办学实践的积累、提炼和升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原主任姚敦红副教授说,“我们的一流在于应用。”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学呈现出了“三个转变”:培养模式向“产教深度融合”转变,课程体系向“能力导向”转变,教学过程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对接产业需求,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血脉的发展理念与办学特色。
开放融合
“给学生创造优良的成才环境”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在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走开放融合之路,在“借”字上做文章。
向政策“借”。学院抢抓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机遇,不断完善实验室、实训室条件。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副院长张文清晰记得,2004年,学院申报的“ACM实验室建设”被纳入了学校“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范畴,获得了不到3万元的经费支持。为了节省开支、保障质量、加快工程进度,他搭乘着装修师傅的摩托车到建材市场挑选木板等材料。如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已建成了专门的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计算机技能基础实验中心,仪器设备总价值达1070多万元。
向企业“借”。2016年4月26日,“千锋集团怀化学院创客基地成立暨揭牌仪式”举行。创客基地全部由千锋集团出资建设。随后,北京渥瑞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出资建设的“虚拟现实(VR)创新创业基地”、粤嵌科技有限公司出资建设的 “粤嵌国家级创客空间”等先后落户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良好的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2016级学生李盘在“虚拟现实(VR)创新创业基地”成功研发出了科技作品“VR 化学实验室”,2018年,该作品荣获第11 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
向平台“借”。学院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教学改革项目,2016年至2018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获批的省级以上教改项目达69项,其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设立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该院教师近三年就获批了59项,如此,教师从事教学改革和辅导学生实训实践的项目得到了充足的保障。
近年来,该学院先后获批建立了“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计算机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实验条件日趋一流。
“给学生创造优良的成才环境,学院打破固有的办学“疆界”,办学区域已向合作企业延伸。与上海杰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培养协同育人,公司所在地昆山浦东软件开发产业园也是学院学生学习实践的场所。”彭小宁教授兴奋地说。
刊载于2020年5月14日湖南日报第04版要闻 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20-05/14/content_1453634.htm?div=-1